羽化成蝶的含蓄美
2009年10月25日星期日
《永远的蝴蝶》陈启佑 分析:王郁芬
这篇微型小说 《永远的蝴蝶》,对我来说,不仅是对渡也老师的想念与欣赏,也怀念我在中兴大学,旁听台湾文学史那段欢乐时光。对于重新文本细读后,有着另一种不同的心情诠释。
整篇给人的感觉是含蓄美,以淡淡的哀愁,对比内心痛楚的遗憾。一开始,好像电影的长镜头,先带出画面感是氛围是阴暗,湿冷的街道,而绚丽夺目的红绿灯,产生警惕的效果,更加刺眼。
绿色的邮筒,成为主人公的象征。那封永远寄不出的信,也成为心头的遗恨。情人离世,比喻为夜晚的蝴蝶,是没有生命力的,颓丧的。樱子带着她的美丽与哀愁,羽化成蝶。
“雨伞”有着承载“成家”的愿望,但此时主人公的希望破灭,留下无可弥补的懊悔心痛,和冷冷清清的街道而已。
1 评论:
测试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