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撑一块小晴天
2009年10月25日星期日
撑伞之前,请思考:
天空下着雨,可是为什么伞内却出现了“晴天”(或“春”)呢?
作者想借伞内的“晴天”表达什么?
欢迎通过“评论栏”,来场交流~
《伞内,伞外》淡莹 分析:陈美莹
对于爱情的吟咏,也是诗歌的特色。“你我共撑一小块晴天”、“一抹霞色,从我双颊飞起”,诗人把文字谱成了浪漫唯美的旋律,让读者咀嚼爱情的滋味,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追求喜悦、追求爱情。 Read more...
雨声--回忆的乐章
听着雨声……
雨声的滴溚滴溚声是否也是一种旋律?
这种声音可曾挑起你的任何回忆?
回忆之中,是否引起你回想起一些画面,
而这些画面和今日相比可有什么不同,有什么感觉?
……写下感觉
《雨声说些什么》余光中 分析:陈泽雄
雨声的滴溚滴溚声是否也是一种旋律?
这种声音可曾挑起你的任何回忆?
回忆之中,是否引起你回想起一些画面,
而这些画面和今日相比可有什么不同,有什么感觉?
……写下感觉
《雨声说些什么》余光中 分析:陈泽雄
雨声,是回忆的音乐,是诗人童年对大自然亲近的储蓄,体现了“雨”是回忆的载体。雨是感伤而优美的意象,写雨中的风景,实际上是写人的心境。雨的迷蒙,象征着生命的某种缺憾,某种怅惘。
这种心情由“楼上的人”问雨开始,以顶针的手法加强诗歌的节奏感,让读者有一种回环美。回环之美,像闪烁的星光,聚集在诗的字里行间。诗人将意象延伸,“雨”的意象的延伸让诗境很浪漫,以电影的慢镜头方式处理某种感觉,让美好的时光为你停留。这就是时空变异中的时间延长,也就是诗的结构美。 Read more...
原来我们走进了诗里
叙述,在三度空间之上:
《其实我是在和时光恋爱》中,作者如何让自己的叙述穿梭时光?
《其实我是在和时光恋爱》梁文福 分析:陈汉远
文学语言《其实我在和时光恋爱》里的语言是缓慢的,文中借由作者的眼睛,看出时光的流逝,也勾勒出作者的情怀。看似平稳的笔触,却轻轻地从作者的曾祖母身上,跳跃到历史的语境里。从这篇散文里,我们可以发现作者除了抒发自己的情怀,却也借由另一种感官的书写,让读者随着他的目光在文字里游走。文章和唐代诗人缅怀时间流逝的情感很相似,就像那时间的河流,缓缓流过现在、过去、未来。《其实我是在和时光恋爱》中,作者如何让自己的叙述穿梭时光?
《其实我是在和时光恋爱》梁文福 分析:陈汉远
也许,和时光谈恋爱的,不只是作者,我们也都是和时光谈恋爱的一份子。 Read more...
《永远的蝴蝶》外一章
请试读以下《永远的蝴蝶》外一章,并与原作相比较,探究其与原文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何互文性?又给读者(您)怎样的阅读感受?
欢迎通过“评论栏”发表您的意见!
《永远的[我的] 蝴蝶》 梁文福
天刚好下着雨,柏油路面湿冷冷的。他们在骑楼下躲雨,他穿着白色的风衣,看绿色的油筒站在街的这面。虽然他们站在一起,我却感到他是孤独的。樱子也望过来,她知道,我一直站在店里橱窗后面。沉默了这么久,为什么不开口呢?
虽然隔着一条马路,我看得见樱子的脸上做了一个下决心的表情,她的唇在颤抖。就在这时,他对她说了一句话,她静了一下,也对他说了一句话。他默默点头,从风衣口袋掏出一个信封,把信封交了给她。
樱子对他微笑着,又说了一句话,撑起伞,走过马路,向邮筒这边走过来。
对我而言,她是向我这边走过来了。
我看到樱子的眼神,她看到我了。现在她是向着我,背着他。这半年来,她的心早已向着我,背着他。樱子对我笑了笑,那眼神,仿佛在说,让我为他做完最后一件事,就跟他说清楚。
随着一阵煞车声,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,缓缓地,飘落在湿冷的街面,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。
虽然是春天,好像已是深秋了。
她只是过马路去帮他寄信。这简单的动作,却叫我终生难忘了。我缓缓睁开眼,茫然站在骑楼下,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。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,人潮涌向马路中央。
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,就是我的,蝴蝶。这时她离开他,离开我,都只是五尺,对他而言,是五公尺的永远;对我而言,是永远的五公尺。他一定后悔让她离开五公尺,我则只能在心里哀伤,永远,只差五公尺,就可以像他现在这样,光明正大地,抱起樱子。
更大的雨点溅在橱窗上,隔着透明的玻璃,溅到我的生命里来。然而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,穿着白色的风衣,撑着伞,静静地过马路了。他所爱着的樱子,就这样永远是他的蝴蝶了。我所爱的樱子,也就这样永远只属于我的了。全世界可以涌向躺在街心的樱子,却永远走不进属于蝴蝶和我的,几乎就要公开的秘密花园。我茫然站在橱窗后,为樱子守住了这个秘密,成全了他和樱子的永远,也将我和樱子的永远封缄。
那封信是这怎么写的,年轻的樱子还不知道,我却是知道的。我是他最好的朋友,他在两天前把决定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的心意告诉我;那封信是打算通知他母亲的。我也是为了这个原因,决定要向他坦白;善良的樱子却要求我,让她亲口告诉他,以免对他造成更大的伤害。
我们约好了,就在今天,在这个他们经常约好见面的地方。她会对他说清楚,而今天,刚好下着雨,我还想,雨天,总是适合别离。 Read more...
羽化成蝶的含蓄美
《永远的蝴蝶》陈启佑 分析:王郁芬
这篇微型小说 《永远的蝴蝶》,对我来说,不仅是对渡也老师的想念与欣赏,也怀念我在中兴大学,旁听台湾文学史那段欢乐时光。对于重新文本细读后,有着另一种不同的心情诠释。
整篇给人的感觉是含蓄美,以淡淡的哀愁,对比内心痛楚的遗憾。一开始,好像电影的长镜头,先带出画面感是氛围是阴暗,湿冷的街道,而绚丽夺目的红绿灯,产生警惕的效果,更加刺眼。
绿色的邮筒,成为主人公的象征。那封永远寄不出的信,也成为心头的遗恨。情人离世,比喻为夜晚的蝴蝶,是没有生命力的,颓丧的。樱子带着她的美丽与哀愁,羽化成蝶。
“雨伞”有着承载“成家”的愿望,但此时主人公的希望破灭,留下无可弥补的懊悔心痛,和冷冷清清的街道而已。 Read more...
伞下的寂寞
在读完这篇小说之后,它印在你们脑里的是什么呢?是一幅画?还是一个片段?不管是一幅画,还是一个片段,请想象一个背景画面:
比如,它的天气怎么样?都有些什么景物?颜色呢?有人物吗?他们在做什么?走着?撑伞?照相?他们说着话呢?还是安静着?
诚邀您通过“评论”栏发表看法!
比如,它的天气怎么样?都有些什么景物?颜色呢?有人物吗?他们在做什么?走着?撑伞?照相?他们说着话呢?还是安静着?
诚邀您通过“评论”栏发表看法!
《雨伞》川端康成 分析:汤毅琳
全文抒情多于叙事,用少年少女紧张青涩的的心理活动来描写羞涩的爱情。开头用“春雨似雾,虽然不会濡湿,却会沾润人的肌肤”为全文定下一个和谐安静的基调,让人联想到初春的毛毛细雨。以这大自然为背景,画面上出现了一个头发凌乱的少女和撑伞的少年。两人对话不多并很简短,这种安静的氛围没有破坏这似雾的春雨的恬静景色,使大自然的美和爱情的美融洽地结合在一起。文章结尾以“雨伞”为转折点,让他们的爱情“升温”,伞下的世界让人遗忘了那春雨的丝丝寒意。
(按图放大)
Read more...
订阅:
博文 (Atom)